报名开始︱追问研讨会:是什么在左右我们的决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nextquestion Author 追问
来源︱追问
责编︱王思珍
直播时间
北京时间 4月22日(周五)20:00
直播平台
腾讯会议
ID:858 513 410
👇🏻扫码报名👇🏻
哔哩哔哩直播间
👇🏻扫码观看👇🏻
主持人
段春雨
伦敦大学学院Sainsbury Wellcome中心课题组组长。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前额叶和上丘对执行功能的影响。2016年成为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徐宁龙实验室Simons Collaboration on the Global Brain博士后研究员,使用环路水平工具研究决策形成和维持过程中皮层-皮层下合作。2021年加入Sainsbury Wellcome中心,实验室主要研究灵活决策的神经回路机制,特别是内部和环境变量如何调节决策,如风险偏好、竞争与合作。嘉宾
中国“脑计划”抉择项目组成员
*以姓名首字母排序
万小红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人的决策与认知控制的神经机制。重点关注在不确定环境下自我认知控制促进目标导向决策的神经机制及计算模型。近期在拓展人-人、人-机联合决策的机制及算法、为推动人机混合智能提供研究范式及理论模型。报告主题
决策研究的新进展
决策贯穿大部分的认知行为。我主要讨论以下几点对决策神经机制的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1. 传统认为决策为构建刺激和动作之间联系的中间过程,通过相互竞争、赢者通吃的法则控制后面的动作输出。然后,近期的研究发现参与动作的脑区不仅仅是动作的执行者,也是决策的参与者。
2. 对于哺乳动物,决策往往伴随着自我监控过程(元认知:对决策的自我认知),两者密不可分。研究决策的机制必须要结合元认知过程。
3. 元认知有助于不依赖于外部反馈的灵活决策,及人-人、人-机联合决策。
徐宁龙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脑计划)抉择项目负责人、Neuroscience Bulletin期刊编委。长期致力于感知与抉择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结合定量化行为学设计、神经光学成像、光遗传操控及高密度电生理记录等脑科学前沿技术,揭示了感知类别抉择、基于规则灵活抉择、记忆维持等关键认知过程的神经环路机制和信息处理原理。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等权威学术期刊。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奖、中国科学院大学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荣誉。报告主题
抉择的介观环路机制:如何跨越脑科学研究的鸿沟
对于大脑的研究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方向,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鸿沟。对于自下而上的研究,上个世纪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使人们能够从物理化学原理上理解生命现象,而神经科学之父拉蒙-卡哈尔(Ramón y Cajal)确定了大脑是由单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使人们能够从微观水平的分子、细胞机制上理解神经元活动。另一方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主要从宏观水平去理解感知、情感、认知现象,同时关注宏观水平的脑活动与结构变化,比如不同脑区活动情况和脑结构的大小变化等。然而微观机制和宏观现象之间存在着鸿沟。我们希望能够跨越这鸿沟。这就需要从介观的神经环路水平去理解感知、抉择等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原理。近年来发展的定量行为学、神经环路解析技术,使我们能够在这方面有了很多新进展。例如我们对抉择行为的定量描述以及对其背后神经机制的解析,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具有生物学结构的神经环路和联结如何进行信息处理与计算,从而实现灵活的适应性抉择。这些进展使我们有希望把对大脑和人类自身认知的理解整合到基于物理化学原理的现代科学体系中去。
杨天明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抉择与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主要以猕猴为模式动物,通过训练猕猴完成复杂的抉择和认知的行为范式,并记录其大脑神经元电活动,对前额叶和后顶叶等脑区在抉择和认知过程中所进行的神经计算进行研究,发现了这些脑区在抉择过程中计算并表征相关的感知觉、概率和 价值信息,并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抉择的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这些工作旨在理解大脑的认知功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并对相关脑疾病的诊疗做出贡献。报告主题
抉择神经机制研究的挑战和未来
过去三十年来的抉择研究发现了大脑处理感知觉抉择和价值抉择的一系列相关脑区及其组成的神经环路,并提出了一些成果功的模型,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释动物和人类的抉择行为以及大脑中抉择相关的神经元活性。然而,目前仍然缺乏一个能够将感知觉抉择与价值抉择结合在一起的统一的抉择神经机制的理论框架,并缺少对更复杂的,多层级的,或者以目标为导向的等高级抉择功能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们理解抉择乃至大脑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的关键。
主办
TCCI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是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私人出资10亿美元创建的,旨在支持、推进全球范围内脑科学研究,造福全人类。TCCI一期投入5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脑科学研究,与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上海陈天桥脑健康研究所(又名TCCI转化中心),致力于提升脑健康和脑疾病治疗研究和成果转化。后又与华山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建立战略合作设立了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投入相关技术的直接开发和研究。在国际上TCCI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成立TCCI加州理工研究院,设脑机接口、社交与决策神经科学、系统神经科学、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大脑成像、神经科学教育等多个中心,重点关注大脑基础研究。TCCI还在全球持续支持了中国、欧洲、日本、美国等地的神经科学年会。TCCI已经成为全球最知名和最大规模的支持人类脑科学研究的研究机构之一。
合作媒体
集智俱乐部
逻辑神经科学
脑人言
Open Science
Paper Weekly
神经周K
生物世界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讨论的内容,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制版︱王思珍
本文完